一、為什么貴州如此重視山地旅游?
為什么整個貴州省把山地旅游作為未來一段時間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點?為什么想在山地旅游方面做一個比較戰略性的定位或者是品牌打造,并且非常明確地把黔西南興義作為山地旅游的這樣一個展示或者說一個傳播的地方,或者說一個產品的開發示范?
我想咱們山地旅游示范區本身除了國家層面以外,省里面對它也有更清晰的期待。去年已經辦了第一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未來還要繼續辦下去。實際上,全國很多地方都在搞,中國沿海城市,特別像浙江,他們做了國際鄉村旅游大會、國際海島旅游大會,都做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基于這種理解,咱們貴州黔西南作為山地旅游示范區這樣一個發展,組織這樣一個討論會,我覺得這也是很好的一個機會。
我今天主要講山地旅游,我想從這幾個角度,第一個就是山地旅游的資源特點這一塊。因為這是一個梳理,我想簡單梳理一下,因為我的博士論文正好做的中國山地旅游景區的文化層級研究,也就是講山地景區怎么形成的,主要是從山地文化這塊。當然主要是講東部地區、東南地區的傳統文化。那么對于西南地區這種更加具有生態和文化特色的也有所考慮,但不會考慮很多。
二、山地旅游四大特征
總體來說,山地旅游資源具有這么幾個特征:
首先,在地質、地貌、水文等方面具有視覺沖擊力。因為在旅游資源里分成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自然資源當中特別像阿爾卑斯山、洛磯山,中國的黃山這種地貌景觀特別突出,視覺上就有很大沖擊力的。我想這是一個很獨特的現象,山地景區在地貌、地形、地質演變等等這樣一種,形成立體、三維這樣一種角度是非常突出的。
其次,垂直氣侯成為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的良好基礎。貴州的氣侯從山腳下到山頂形成很多地帶,這個帶氣侯是垂直對應的。山地的這樣一種景觀或者是地理特征,應該是垂直的特征和植被的演變。我們發現在中國南方的度假當中,黔西南州非常有它的特點。比如說一年四季當中,在特定溫度、濕度和風速的影響下,它的皮膚感覺舒服的時間非常長。跟云南相比,雖然云南也是四季如春,但是云南海拔稍微高一點,太陽強一點,所以云南人黑一點,我們貴州人白一點。應該說氣侯這一塊有優勢,所以我們在做黔西南旅游規劃的時候提出一個口號,叫做氣侯度假地。它的氣侯非常有特色。
第三,交通、區位方面的封閉性使得鄉村和少數民族文化得到保護。由于山地相對來講在交通、區位方面不便利,這種不便利反而更好地保留了鄉村和少數民族的文化,受外界交通要道的不便利影響,在古代的戰亂時代,受戰亂的破壞都比較少,因此它的文化特色保留的很好。所以山地的旅游資源特色有文化這塊。
第四,多山的特點吸引了佛教道教。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這兩個宗教都有一種特點,就是喜歡山。我經常說它故意地說離開人遠一點的地方,實際上任何宗教都是思想武器,它也是看人口的,如果沒有人的地方它是不會去的。但是相對來說,像其他城市,在大城市中心做一個禮拜塔或者是教堂不一樣,中國的宗教佛教道教的特點,就是在山里面比較多一點。所以這些我想是山地資源的基本特點。
用這四個特點衡量我們貴州、黔西南,應該說這四個方面,除了宗教文化,品牌不夠大,其他三個特別突出。比如說地質地貌這塊、氣侯這塊,是中國最好的少數幾個氣侯度假地之一,少數民族文化感覺非常豐富,這是我理解的第一個山地資源。
三、如何提升山地旅游的可達性?
從市場和形象品牌特征這個角度來看。因為多山的環境特點導致了人口分布比較稀疏,交通條件不太便利,因此,山地旅游往往是遠程市場潛力大。黔西南也一樣,黔西南可以說是面對著貴州、廣西、云南市場,這三個省人口也不少,總的經濟總量也蠻大,但是在全國來講富人主要在沿海,我昨天講的那個,前天在哈爾濱大會上講,中國的中產階級形成,中產階級在哪里?應該說北上廣三大一級城市,還有34個二線城市是主要的中產階級,這34個二級城市的遠程市場潛力較大,飛機、高鐵、高速公路也增強了目的地的可達性,興義這幾年雖然可達性不斷增強,但是,跟沿海城市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所以我們可能要在可達性方面加強建設,這也是國家頂層很重視的事情,但是可能不是一年兩年能實現的事情。
政府要做的是提升山地旅游的品牌、影響力,交通可達性方面也需要一點點推進,此外,我們現在可以做其他的可達性,比方說心理距離的可達性,網絡營銷的可達性,大型活動的影響力、注意力的可達性,這方面我們現在可以做起來了。
這種國際山地旅游大會這塊我認為是要認認真真做,做好它,做的強勢一些,多請一些名人,在國家領導人這個層面有影響力的,從政治上加強活動關注程度,讓它能夠真正成為山地旅游的品牌,成為全世界山地旅游的一個交流平臺。
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市場,全世界的山地旅游城市很多,如果他們想來我們中國看山地旅游,我們可以搭建很好的平臺,把全國主要的客源市場的渠道都請到山地旅游大會上來。前不久我們幫浙江省在做這個會的時候,就發現全國很多海島旅游國家都來了。所以要通過這個大會把它變成全國山地旅游平臺,要變成中國山地旅游開發的示范平臺、示范區的建設,同時也變成山地產品真正的實現者。
小安教授講過山地度假產品的打造,確實遠程市場就必須有度假產品,它跟觀光不一樣。成都人喜歡到郊區打個麻將、喝喝茶,那成都是一個大城市。我們貴州,特別是興義,本地市場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吸引遠程市場,吸引遠程市場主要是度假,我們度假氣侯條件、環境條件是非常好的。所以第二個問題,總結一句話,遠程市場要逐步地提高物理的可達性,現在可以做的是提高認知上的可達性。
四、如何打造山地旅游產品體系?
我們從普遍的山地旅游產品體系,也可以簡單地歸納很多東西出來,比如說觀光、運動、養生、自駕等等,我這里提一個概念,叫無景區化目的地。過去我們在觀光旅游時代,都是一個5A級、4A級景區,關起門來賣門票。但是我想怎么讓整個黔西南每個縣都是大風景區,到處都是空氣很清晰,到處都是水稻田、梯田,那個梯田隨著巖溶地貌形成的漏斗型梯田太美了,所以整個黔西南州就是一個大景區,而且整個貴州就是一個公園,整個貴州是沒有景區的。
所以無景區化目的地建設特別重要,一定要擺脫關起門來賣門票這樣的傳統套路。黔西南州非常重要的就是做風景道體系,風景道體系跟我們國務院發的文件,要建1000個旅游自駕房車營地在中國,我想黔西南州有很好的自駕體系,因為自駕到處都可以停,停了到村子里抓兩個雞就可以吃,就是到處都可以停的地方。
那么,什么叫無景區旅游目的地?如何建設無景區旅游目的地?我認為在四個方面要加強建設。
第一個叫生態基礎設施,我們整個黔西南州環境整體不錯,但是也存在面狀污染和礦的開采污染問題,前一段時間我們也走過一段路,到底工業化要不要搞、怎么搞?現在哪些地方搞這個問題,實際上黔西南垂直的這樣一個河流非常大,發電也非常好。我的想法是,黔西南州應該少搞工業、少搞梯級開發,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不要大規模的,要維護好的生態,不能像東部地區那樣搞成有錢沒生態的地方,我們要相信,最后的諾亞方舟就在我們黔西南、貴州這個地方。所以生態基礎設施我認為是第一重要的。
然后是功能基礎設施,就是具體的旅游吸引物,也就是景區、度假地、民族村寨。
第三個是公共基礎設施,比如Wifi,山區信號不太容易做到的,但是現在人類的需求,以前吃、安全是第一需求,現在Wifi是第一需求,這種基礎設施非常重要。
第四個是制度、政策的設施。前不久我在貴州一些場合也講過,貴州完全可以利用民族政策,因為我們很多民族的自治州、自治縣,那可以用民族自治政策對土地進行先行先試,如果村寨非常美,允許貴陽人、北京人、上海人去跟村子里的人合作,把農民的地買下來,因為山地宅基地是很大的,不存在一家多少地的問題。因為實際上很多山上度假建筑又好看又有生態,而且也很大。所以土地政策一定要改變過去讓農民的土地不能夠進入市場,也不能夠貸款這種情況,要盡快地改變。等到國家的政策真正改可能要2018年或者2020年以后,土地政策才能真正搞,現在國家體育局正在做這樣的考慮,我想等不及那么長時間。
我想這四大基礎設施,在山地環境里把它體現出來。最后就是拋磚引玉,什么叫山地旅游?個人的理解,我想山地旅游首先從空間上來講,不是一座小山頭,應該是比較大的空間規模,就是大范圍的山地,同時山地的文化有較長的歷史。在這兩個條件下面,以山地的地質地貌、垂直的氣侯生態、山地的民族文化、山地的特色功能設施等為基礎的這樣一個資源條件,那么開發的、建設的這種生態旅游、文化旅游、運動旅游、度假旅游等產品,并且已具有完善的生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制度設施等等支持的體系目的地,叫做山地旅游,這是我對山地旅游的理解。